评《加法》一课

2008-09-25

探究与实践”让课堂充满活力

——试评田俊老师执教的《加法》

楚智峰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田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与声像集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特点:

1、创“疑”境,激发探究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田老师利用学生喜欢的彩色纸鹤入手,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看看是什么呀?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为该课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且以这个故事贯穿整个教学。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索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田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以“猜想—实践—验证—反思等一系列的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充分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去探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体验可能性,探索数学思想、方法并获得结论,且能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课内向课外延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上,田老师让学生参与一系列课堂活动,使用准确的语言及时评价学生,肯定学生,让学生有成就感.

4、巧创练习,巩固提高

我们提倡,学生不仅要在引进新知识、讨论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在巩固新知识阶段更应主动参与,要参与“做数学”的全过程。本节课练习设计适当,不但有及时的训练,还有课堂的检测,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其实也是一种美。为此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1、本节课是在活动中进行,如果活动的目的能更明确些,学生的活动将更有序,活动效果将更佳。

2、课堂上虽然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动手操作的兴趣也很高,但是在老师对那些还一直玩的同学没有顾及,使课堂上仍然有些乱,老师没有能很好的驾御课堂,要做到收放自如。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更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