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教案及反思

2010-04-29

《小数点移动》教案

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 罗 逵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想成为名人吗?那就要先成为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的名人,成为今天的数学小明星。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展示你们的风采。出示灯片一:“一举成名全校知”。

师:成为名人首先要有信心,更要有爱心。就在本周五,湖南省“扶贫助学,关爱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启动仪式将在我校隆重举行,同学们献出爱心了吗?(捐书了。)老师也买了一些书。(出示灯片二和三)

根据情况板书:9.50和95.0.是扩大10倍,9和0.9是缩小10倍 。并能用算式表示。

二、揭题新授:

1、讲孙悟空的故事。

2、说说金箍棒是怎么变化的?并板书:0.009米 0.09米 0.9米 9米。

3、扩大的规律:合作学习要求:

(1)、从上往下观察,后3次与第1次相比,每次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2)、每次结果有什么变化?

(3)、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学会说“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0.09米,结果扩大1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缩小的规律:反过来怎么说?9米分别和0.9米,0.09米,0.009米相比,小数点怎么移动?小数大小怎么变化?(指名说,全班集体说)“9米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0.9米,结果缩小10倍。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

6、总结规律,观察发现。

小数点向左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

7、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发现板书。)

三、练习:

(1)(小数变!变!变!)

一变:去掉小数点

0.7变为( ),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

3.25变为( ),小数就( )到原数的( )

1.006变为( ),小数就( )到原数的( )。

二变:把下面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后填空。

36.8变为(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5.41变为( ),小数就( )到原数的( )。

7.295变为( ),小数就( )到原数的( )。

128.6变为( ),小数就( )到原数的( )。

三变:下面的数与0.372相比,有什么变化?372、3.72、37.2。

下面的数与506相比,有什么变化?0.506、50.6、5.06。

生口答。

(2)火眼金睛。

1) 把5.6扩大到它的10倍是560。 ( )

2)把1.502的小数点去掉,它就缩小到原数的1000倍。 ( )

3)把6.25改写成0.0625,它就缩小到原数的100倍。 ( )

4)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与乙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100倍。 ( )

(3)斩妖除魔。

1、把5.0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 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D缩小到原数的

2、把最大的一位数先扩大1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 )

A、9 B、0.9 C、900 D、9000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三个零,这个小数就( )。

A、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3倍 D、大小不变

4.把0.717的小数点去掉后,再向左移动三位, 这个数与0.717比较( ).

a.缩小到原数的 b.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c.相等

(4)神通广大

1)甲数是乙数的100倍,若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8.07,乙数是多少?

2)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4.02,原来的小数是( )

四、课堂总结。

师:谁是今天的名星啊?

先做一个小小的比赛:看谁最先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好放在课桌的右上角。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坐端正,闭上你们的火眼金睛,用你们神通广大的大脑把今天学的知识放映一遍。用心去看。

板书设计:

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 9.50 ×10 95.0

①0.009米=9毫米 左移缩小 · 右移扩大 小数点右移一位,扩大10倍

②0.09米=90毫米

一 10倍 9 ÷10 0.9

③0.9米=900毫米

二 100倍 小数点左移一位,缩小10倍

④9米=9000毫米

三 1000倍

…… …… ……

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在没有学习小数的乘除法和对分数了解有限,让“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句话很难理解。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关键我让小数点的移动以金箍棒的变化为载体“动”了起来。

在课一开始结合学校举办“扶贫助学,关爱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的活动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老师买一本书用9.50元,到买10本用95.0元,观察小数点的变化,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10倍;再通过已知10本书一共9元,算出一本0.9元,得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10倍,在这里巧妙地解决了隐藏的小数点移到左边,和添0的问题。学生有了买书的经验,对这方面的知识是手到捻来,没有任何障碍,从而解决了一些发现规律时需要用的知识点。

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比划得出0.009米=9毫米,0.09米=90毫米,0.9米=900毫米,9米=9000毫米。从上往下观察,以一式为标准,其他三式分别与一式比较,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桌互相讨论,大家每人说一点,体现了面向全体,然后老师再总结,全班齐说扩大的规律。接着趁热打铁,如果以四式为标准,一二三式与其比较有什么变化。学生有了扩大的规律做为基础,很自然地就得出缩小的规律。最后学生观察规律,对规律进行深一层次地理解与拓展。老师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而有重点地板书,突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仍以例题的故事引申开来,接着故事讲下去,让学生能够一直保持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的课堂上,我先设计了:“小数变!变!变!”一变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训练,二变是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训练,三变是综合。注重运用和理解,分层次,逐步提高难度。接下来设计了“火眼金睛”,让学生仔细观察判断,再进一步从是非题中找出异同,理解运用规律。第三,设计了“斩妖除魔”,让学生进行选择。最后是“我们神通广大”,让学生静下来研究一下综合性的思考题。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大多数同学能够非常有兴趣的参与到其中,我也通过一个故事把这节课串成一条线,学生有了兴趣就会非常认真地去思考。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成功之处在于借用即将举行的活动,不仅有教育意义,也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发现规律。

不足之处:

1、在于学生的“说”,限于对现行教材的理解,应该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的体现和理解,所以在说这方面没有足够重视。所以学生能清晰表达缩小几分之几这一新知识时有些困难。

2、教学内容安排很多,题型也很丰富,但是学生的独立练习似乎有些不足,也没有安排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后我在思考,可以设计一些这个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会更加完美。

3、有时候会打断学生的讲话,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这是一个问题,希望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更多的耐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扬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