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2010-04-29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
刘有珠
教学内容:P6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金箍棒的变化初步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 借助计算器学习、探究并归纳、总结小数点位子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过程、能力与方法:
1、类比、归纳、推理及迁移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
2、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1、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互相帮助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圆形磁铁;西游记片段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出示课题。
1、刘老师的身高:( )
A:1.58米
B:15.8米
问:第二个答案怎样变化一下就能表示刘老师的身高。
(生1:去掉小数点,变成158厘米。生2:小数点移到1和5之间,变成1.58米。生3:把米变成15.8分米。)
师:第二个同学回答是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小数点怎样移动,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3)揭示课题:小数点的移动
2、故事引入:
生:默读故事,寻找故事中的数学信息。
师:你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师: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生:小数点不断地变化,金箍棒不断地变长。
师:小数点是向哪边移动的,金箍棒不断地变长。(向右边移动)
师:从后往前观察,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的,金箍棒是怎样变化的?
生:小数点想左移动,金箍棒不断地变短。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总结规律。
学习材料:0.009米
0.09米
0.9米
9米
1、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规律:
(1)师:从0.009到0.09小数点向( )移动( )位,0.09是0.009的( )倍。
问:0.09是0.009的多少倍?(10倍)
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把0.09变成0.090,所以0.09是0.009的10倍。
生:0.009米=9毫米,0.09米=90毫米,所以0.09是0.009的10倍
......
(2)学生动手操作并填表。
从0.009到0.9小数点向( )移动( )位,0.9是0.009的( )倍。
从0.009到9小数点向( )移动( )位,9是0.009的( )倍。
(3)学生汇报。
(4)总结规律:
0.09是0.009的10倍,可以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
问:原数是哪个数,小数是哪个数?
0.9是0.009的100倍,可以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9是0.009的1000倍,可以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5)小数点向右移动规律: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研究小数点向左移动规律:
(1)师:从9到0.9小数点向( )移动( )位,0.9是9的几分之几?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0.9是9的1/10。
(2)学生边操作边填表。
从9到0.09小数点向( )移动( )位,0.9是0.009的几分之几。
从9到0.009小数点向( )移动( )位,9是0.009的几分之几。
(3)学生汇报
(4)总结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规律: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3、验证规律:
(1)请学生自己写一个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用计算器算一算,得到的数是原数几倍?
(2)再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用计算器算一算,得到的数是原数几倍?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
三、应用规律;
1、下面各圈里的数同圈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变化?
二、填空。
(1)把( )扩大到它的10倍是6。
(2)把305.69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到0.30569。
(3)把26.3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
三、对的画“√”,错的画“×”
(1)把36.42缩小到它的1 /10 ,就得到整数。
(2)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它的10倍。
(3)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是扩大100倍.
(4)一个小数的末尾有3个“0”,这3个“0”无论去掉其中的几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点移动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教学反思:
1、 通过故事引入初步感知规律,动手操作理解规律,归纳总结概括规律,利用计算工具验证规律。使学生主动探索理解规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方法。
2、由于学生还不会计算小数的除法,我就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小数除法来验证规律。让学生知道在研究规律,碰到较复杂的计算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3、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是小数点是如何移动的,我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切身体会移动小数点,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而且知道是怎样移动的。动手操作突破重难点。
需要改进的是:
1、课件检查不够仔细,出现错字。
2、在学生验环节,应该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移动小数点的,小数大小又是怎样变化的。
3、操作环节应该指导地再细致一些,使操作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