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课也能如此精彩

2011-09-24

计算课也能如此精彩

――评熊宇裳老师执教《小数除以整数》

罗逵

9月14日上午,听了熊老师执教的《小数除以整数》一课,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如此一:情境创设,简洁引人

有效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如临其境,激发斗志,集中注意力一开始就进入有效的学习之中。熊老师一开始就问:做一个小调查,对自己的计算能力有信心的举手?学生哗一下子就被这个问题吸引了,非常快速地举起自己的手,向所有的人展示自己对自己的计算非常有信心。同样是一句引导语,起到的效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老师迅速出示两道题,学生独立计算,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在引入例题时,熊老师又是一句话:做第二个小调查,每天都坚持晨跑的同学举手!过度自然,潇洒大方。给人的感觉:简单、有效!此其一。

如此二:生成对比,随机应变

一般的例题教学都会让学生按照例题给定的思路进行,这样的教学感觉非常严密,逻辑性强,而熊老师是根据学生的学生中出现的两种情况,就地取材,择重避轻引入学生尝试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两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这种新课教学,非常大胆,也很有针对性。完全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在例题教学中,老师的引导颇见其功力。如:学生列竖式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22.4除以4,第一步除完后余下2.4,学生把小数点写上去了,另一种是学生没有把小数点写上去。老师就抓住这两点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2.4可以看成24个什么?小数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这几个简单的问题连在一起成了突破重点,解决疑惑的导火线。如行云流水,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始终围绕新课的教学重点展开讨论。足见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扎实地基本功。颇有大师风范。此其二。

如此三:练习设计,层次深度并重

从引入铺垫开始就为新课教学解决难点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后面的练习设计有基本题,有变化题,有比较改错题,有根据规律填空,还很自然地对规律进行了口头总结,然后利用规律自己出题,别有一番风味,把每一道练习题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最后还有三道分别为一星、二星、三星题,每做完一道可以得到相应的星星,激发了兴趣,兼顾了全体学生。此其三。

如此四:计算教学、解决问题、共存共荣

熊老师比较好的处理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关系。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有效结合,同步推进是新课标教材的一个显著的特点,熊老师比较好的把握了这个特点,对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做了比较恰当地处理,她把重心放在了计算教学,在突出计算教学的同时也比较充分地关注了解决问题教学,首先计算教学是从王鹏每天坚持晨跑这个实际问题引入的,后来在计算结束以后,又引导学生回到实际问题对计算的结果进行解释并口头作答。这样的处理既让学生理解了计算的意义,又确保了解决问题结构的完整性。此其四。

如此五:估算培养,无处不在

把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得到有效地提高呢?像过去那样利用独立地篇幅进行集中的估算教学显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认为通过计算教学进行随机渗透和有效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策略。熊老师的教学正好体现了这种策略,正好看到了这种策略。在教学中,熊老师在学生列出了算式以后,适时的让学生进行了估算,老师又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反思,是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会大一点,为什么会少一点,这个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对这样的结果不会做这样的反思,那么说明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此其五。

如此六:计算法则、如此处理

在处理小数除以整数的法则这个问题上,老师做了有益的尝试。新课标教学和传统的教材不一样,传统的教材强调的是一些基本的法则,而在新课标教材中基本不会出现,但是这些内容又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呢?熊老师是这样做的: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观察,比较,探索,交流,总结,归纳,让学生掌握。熊老师的做法告诉我们:这些基本的法则学生通过新的方式和途径一样能掌握,只是要避免老师人为的强加,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方式去进行探索。

这是一节精彩的计算教学课,体现了计算教学的严密性、严谨性、开放性、层次性。

罗逵

20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