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2013-09-16

《索溪峪的》教学设计

张天霖

教学目标:

1、识记“拔地而起、望而生畏、绵亘蜿蜒、随心所欲”等词。

2、通过品味句子,想象画面感受索溪峪的“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品读文章,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通过体悟关键句段感受索溪峪的“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品读文章,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微信分享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人生,就是一段路,或长或短,或弯或直。要么,让身体硬朗地行走,要么,让灵魂高贵地云游。你能触及的,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是一种阅历。旅行,亲历各种不同的风景;读书,领悟各种不同的人生。只要在路上,光阴就不是虚掷,幸福就会光临。

二、开门见山,读题导出“野”

同学们我们今天走进张家界,去学习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注意峪字要写好山字得写小。文章的作者是曹敬庄,他可是咱们湖南人株洲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他的其他作品。齐读课题。

课题中有一个“野”字。谁能给这个“野”字组词?(野外,野蛮,野心……

索溪峪怎么跟“野”扯上了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三、独立学习,初读感知“野”。

1、出示阅读提示。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文章的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1)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索溪峪的“野”?

2、带着阅读提示的问题,默读课文,读后自己试着回答以上的问题。

3、汇报自学结果:

(1)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一说“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当学生概括不出来时出示文段:

出示文字: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

(摘自原文)

“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

(天然的美,去掉人工的装饰、雕琢)

(2)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

从索溪峪的山、水、动物和游人等四个方面写出了索溪峪的“野”。

( 板书:山 水 动物 游人 )

四、合作学习 再读感悟”野”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1、这段话中能体现山野的词语有哪些?

2、你认为最能体现山野的句子是哪句?

3、朗读这些词语和句子时,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都体会到了怎样的野?

(交流汇报,总结学习方法。)

1、这段话中能体现野的词语有哪些?

2、你认为最能体现野的句子是哪句?

3、朗读这些词语和句子时,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都体会到了怎样的野?

(合作学习,利用学法学习第三四五段。)

五、集体智慧 重读仿写”野”

这篇文章以独特的视角,用独特的写法,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的方法。)

(观看视频,百果园班级六一活动)

写作小提示:先找到独特感受,运用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的方法把感受写具体。学习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表达独特感受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