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5-04-08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教学设计与评析
授课人:刘小梅
【设计理念】
小组互助学习,展示成果,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将问题的研发权交给学生,将课堂的言语表达权交给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课标要求】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教材分析】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是人教版初中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是第三课的落脚点,主要说明了应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担负起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义务,在全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点不够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健康是个人的权利,但没认识到爱惜自己的生命健康也是一种责任,更没有认识到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既是法定义务也是道德义务。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关爱生命与健康的意识,有助于避免或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增强学生的义务观念。
2.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增强判断危害生命健康权所造成的危害的能力;提高形成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能力。
3.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式;明确每个公民负有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积极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新课教学:
情境导入——“走进小强的一天”
图文:早晨,小强在小区公园晨跑。中午,在运动场与同学发生争执扭打在一起。晚上,发现有人落水却悄悄溜走,不闻不问。
本环节,情境导入,设计活动“我是大赢家”,分小组,对小强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
规则说明:
1.按要求明确自己小组的任务。
2.根据规定的任务,用5分钟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3.推选小组里值得信赖的组员1名(主讲人),对本组所有任务进行讲解,其它组员和其它同样任务小组的组员可以进行补充讲解。
各小组领取任务,展开研讨:
第一组任务:
1.小强在行使什么权利?
2.我们还有哪些方式行使这种权利?
3.分析P29顶框内案例及问题。
4.列举不积极行使此权利的案例,以及这种做法的危害。
这一任务主要让学生明确:我们要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如何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分辨生活中的事例哪些是在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哪些是没有积极行使此项权利的行为,并感悟这种做法的危害。正反感悟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以及正确认识正当防卫。
第二组任务:
1.请你分析评价小强此时的行为。
2.分析P29-30框内案例及问题。
3.此环节的探讨学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一任务主要让学生从案例中感悟侵犯他人生命健康付出的代价,认知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是法定义务。
第三组任务:
1.请你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评价小强和两位女生的行为。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办?(从自护和救人两角度考虑。)
3.分析回答P31顶框内问题。
4.此环节学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一任务主要让学生感悟积极维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也是道德义务,我们要助人为乐,主动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
永恒的话题:社会责任,我们一起承担~
小组设计关爱生命健康的广告,以及宣传标语。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行使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传递爱与温暖,达到情感的升华,内化为积极健康人格,外化为自觉行为。
【板书设计】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1、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权利)
2、积极维护他人生命健康权(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教学反思】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情感驱动的方式组织教与学,“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于体验中感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情境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最鲜活的社会时事热点而主要依托教材材料展开小组探讨,显得课堂深度不够。
从《权》谈“权”
------听刘小梅老师教研课《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有感
赵玉华
今天听了刘小梅老师的教研课《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对照学校推行的生命课堂理念,简评如下。
一、同样的权利。
课堂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享有课堂学习的权利。在这堂课中体现学生行使了同样的权利。
1. 自主学习的权利。
一开始,老师再现“走进小强的一天”的真实生活情景导入课题,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之后,给予学生独立自学的时间和空间。每位学生可以独立阅读教材文本,对书本基础知识有自己的独立的理解,为新课的展开铺平道路。
2. 独立思考的权利。
在”我是大赢家”这个学习环节当中,老师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而是有独立思考的激情和机会。在给每个组的学习任务时都有3-4个问题供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经过独立的思考才会对基础知识建立感知,对文本的思想内涵产生感悟。有了这个基础,才会形成学生自己独立的政治观点和人生态度。
3. 发表观点的权利。
对于教材共性的话题,老师放手给学生话语权,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每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权利,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畅所欲言,课堂充满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同样的爱护。
1.选择学习的权利。老师在出示问题情景之后,将学习任务分三大块,然后分配学生第一大组讨论第一幅图配5个问题,第二大组讨论第二幅图配4个问题,第三大组讨论第三幅图配4个问题。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选择任务选择问题呢?或者不让学生们从图片情景中自己发现问题产生问题呢?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思考,对书本、对人生、对法律、对道德形成自己的独立的理解,学生将来面对的社会的每一天都将做出选择,我们的课堂,何不早些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呢?
2.选择静思的权利。老师在复习巩固的环节,铃声一响学生思绪还没有定下来,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提问,学生来不及准备来不及思考,这种复习并不一定能够达到巩固的效果。在出示“小强的一天”材料时,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还没看清材料交代的是什么内容什么背景,老师就又开始快速的讲解故事交代任务。给学生静思的空间,学习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