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5-04-08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大改造的形式、改造政策、实质、意义和缺点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 教学过程:

1导入:周老汉的故事。学生思考回答两个小问题:

①1952年的周老汉为什么能分到土地?

②后来周老汉为什么又卖掉了土地?

3、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以下知识点:

①什么是三大改造?何时开始的?

②为什么要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何时开始?高潮在哪年?

③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形式是什么?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形式是什么?政策是什么?为什么称为创举?

⑤三大改造何时完成?有何重要意义?存在哪些缺点?

4、自学检测:两个小问题 :

①什么是三大改造?起止时间?

②在三大改造中,像周老汉那样的问题解决了吗?

5、知识通关:同桌两个同学订正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完善书本上的笔记。

三大改造的形式(重点)

n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n 原因:

n 形式:

n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n 形式:

n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n 形式:

n 政策:

5、小组合作探究:教师下发历史资料,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资料:农业合作化运动:

土地交给合作社集体所有,实行集体劳动,统一经营,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和土地入股

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即:农民交给合作社的土地越多,股份越高,分红越多。家里有耕牛或大型农具的农民,在集体使用其农具或耕牛时,会给予经济的补偿。

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个体手工业者将生产资料交给合作社集体所有,自负盈亏。集体生产劳动,自主管理,按劳分配,多劳

多得。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先是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方式与资本家公私合营(国家给予订单,

资本家生产,国家负责销售),共同分享利润,但在企业中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之后又采用定息方式,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共发10年,赎买资本家的生产资料(资本家失去所有生产资料),企业归属国家统 一管理和运营。

讨论问题:

①如果你是周老汉,你愿意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吗?如果你是其他的有大型农具或耕牛的农民,你又是否愿意加入?

②如果你是一位小纺织厂老板,你愿意接受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吗?如果你是一位大纺织厂老板,你又是否愿意加入?

6、学生展示讨论探究的结果。

7、教师补充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三大改造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小结全课。

9、板书:

第5课 三大改造 1953—1956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原因:分散的个体农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 形式: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 形式: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形式:公私合营

 政策:赎买政策。

四、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五、 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三大改造》评课稿

评课人:刘小梅

赵老师每一次的公开课都是一次优质示范课,她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亲切自然而又流畅的语言,极具亲和力的教态,朴实简明的教学设计,浅入学习深挖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智慧,将生命课堂修炼得炉火纯青,总是让课堂那么精彩,总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课堂开篇引故事,学生思考扬兴趣

赵老师,开篇引用建国初期周老汉的故事,设置两个问题:①1952年的周老汉为什么能分到土地?②后来周老汉为什么又卖掉了土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课堂。整个课堂围绕这周老汉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二、自主学习有保障,独学交流有良方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赵老师将时间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按照下发的任务卡上的独学指南,独学完成基础知识的预习:什么是三大改造,起止时间,以及各自的形式和政策。老师任意抽查其中两个问题,检验自学情况,同桌之间相互通关,一方面可以相互监督预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也是学生历史学科知识扎实牢固的因素之一,值得我们科组的其它老师学习。

然后将本节课的重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与政策结合周老汉的故事,让学生研究这种改造能不能解决周老汉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任务卡上的任务。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每个小组设立了中心发言人,展示与分享小组的研讨结果。这个环节老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学生感兴趣,所以讨论得开心,也讨论得深入。

三、容见解千姿百态,迎思维百花齐放

本节课的亮点在以周老汉的故事为引子,开篇让学生猜周老汉为什么争取分得土地又要把土地卖出去,给学生留下探索的思路。课中再议老汉故事,利用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分析分析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利与弊,改变现有农具,还是否愿意参加?如果你是一位小纺织厂老板,你愿意接受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吗?如果你是一位大纺织厂老板,你又是否愿意加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部自己参看任务卡上关于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运作模式,针对问题相互分享自己的看法。在展示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娓娓道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老师在这个环节设计的问题,为学生自主表达和发散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想表达,且有想法表达,观点不存在对与错,学生表达时自信满满,课堂有序、积极、包容性极强。

四、遵循学习规律,课堂真实有效

赵老师这节课构思巧妙,简洁明了,利用周老汉故事作为引子引出课题,学生自学并交流成果,结合课堂重点内容小组继续研讨类似周老汉的故事,让课堂在结束时都意犹未尽。课堂环节完整,关联性强,环环相扣,步步升级,学生课堂生成观点精彩,有独学、有交流、有展示,看似简单的一堂课,却能让学生随着问题谈吐不断,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即得益于学生智慧的大脑,也得益于老师智慧的设问,此乃当之无愧的好的生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