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责任―做自己
2016-09-22
最大的责任―做自己
——六年级品质主题活动”责任—爸爸讲坛”第二讲
9月19日上午,六年级举行第二次家长讲坛,本次讲坛邀请到六4班谢秉轩的爸爸,谢文忠董事长。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特的视角给六年级的孩子们诠释了:最大的责任就是做自己。
谢文忠先生希望用行动把自己的观念分享给大家,同时能够影响自己的儿子。讲座一开始谢董事长就和孩子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告诉孩子们人很容易进入一种惯性思维,从而用这种惯性去处理一些事情。然后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理解,这种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同学们一个个争相发言。随后谢先生结合学生的发言,告诉同学们,每个人的角色不同,赋予的责任也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做别人眼中的人,真正做到自己的很少,真正做成自己也是最难的一件事。
谢文忠先生精彩演说
观点一:他举了几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说明:有一个员工因为自己的老公赌博,借了高利贷,找到谢文忠先生借钱,当时还以跳楼威胁,但是出于各种考虑,最终谢文忠先生拒绝了。他认为这件事情中最应该承担责任和后果的应该是这个员工的老公。两年后这个没有借到钱的员工专门来感谢谢总,是谢文忠先生启发了她,她老公不仅戒了赌,而且夫妻关系也改善了很多。谢文忠先生当时想:如果当时借了钱,非但戒不了赌,而且还会继续借钱。如果不借,其他人会怎么看谢总。两种情况比较分析,说明我们有时候太容易做一个好人,不会做自己了。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两种人:一种人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另一种人就是什么都不管。所以我们遇到事情应该冷静分析,做错事的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我们也要想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做别人眼中的人。
观点二:前段时间电视里的新闻经常报道北京的大暴雨,根据这条信息,我们应该选择在家里呆着,因为出门会很危险。如果是我们小时候发现下大暴雨,池塘里的水会溢出来,同时会有很多鱼跑出来,这样我们就会出门抓鱼。同样是下暴雨,却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两种观念,这两种观念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要被这两种观念带走而迷失自己。观念多可以为自己服务,同时也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那么我们就要认真分析作出判断,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出门去寻找机会。
同学们开心互动
观点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很多人做的是种豆的行为,却想着得瓜,这就使得自己想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付出的行为却不与之相匹配。比如同学们想取得好成绩,却又不去努力,结果可想而知。
观点四:最后谢文忠先生还告诉同学们不要因为感谢而丢掉了自己的责任。比如:有人帮你做了值日,你对他说了一句感谢,这种口头上的感谢,丢掉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此时我们应该想着下次去帮助其他同学,让责任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观点五:还有讲哥们儿义气的,觉得帮助同学去打架是自己的责任。这种友谊建立在违法和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友谊不要也罢,所以友谊的小船该翻的时候就要翻。
观点六:最后谢文忠先生请同学们谈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有关责任的事,请曹钟元同学上台一起做了一个角色互换的游戏,告诉同学们不要因为生气而放大别人的责任,一味指责别人而忘掉了自己的责任。
谢先生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谢文忠先生用自己全新的视角诠释了“责任”,为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真正上了一堂人生的引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