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是心里的一颗种子

2016-10-10

责任是心里的一颗种子

——六年级品质主题活动”责任—爸爸讲坛”第三讲

今天上午,十分荣幸的邀请了六三班刘蔚霖的爸爸刘建斌先生在阶梯教室作了“我能为你做什么?”的责任主题演讲。

会场上没有音乐却有浓重的求知气息,演讲在刘爸爸彬彬有礼的问好声中开始了,他严谨而专注,徐徐的话语将大家带入了今天的第一个话题——感恩。

一个有爱的孩子,她/他会因爱而伟大。

做到了这点的有刘爸爸的儿女,每年孩子们在生日那天都会非常虔诚的跪在母亲前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再去享用父母为他们准备的生日蛋糕。彭筱艾听完后说出了刘爸爸的心声:这是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恩。为了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刘爸爸精彩演讲

同样刘爸爸还告诉我们在世界的另一边,美国有一个叫凯瑟琳的小女孩从五岁开始就心怀世界,通过自己的善行拯救了非洲几百万随时可能感染疟疾的儿童,到七岁时就做出了我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她便是一个因爱而伟大的孩子。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玩耍的年纪,当听到主人公凯瑟琳为了自己的一个简单的想法不要芭比娃娃,不买零食,只愿向妈妈索取10美元捐给非洲的小朋友时,孩子们除了感到疑惑更多的是惊讶!是呀!责任就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的想法,然而许多人却并不知道它的力量竟这么大!

非洲孩子的生活

刘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今天他只是来做形式的,因为他十分虔诚,正如他理解的那样,我们讲的话也好,感恩也好,心怀世界也好,不都是形式吗?但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形式,就会有这样一个效果,而我们每个人能做的事就是记住它!

最后刘爸爸与同学们分享了上帝给两个意外死亡的人作选择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选择获得和付出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愈发激起孩子们思考责任的真正内涵。

朋友圈感想

当责任在心时,必定充满正能量。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黄黛妮说:“故事里的小孩子,救助了几百万人。我想我们也可以为社会尽到自己的责任,做更多的事情。”

孔维乔说平时经常见到蔚霖爸爸,算得上很熟悉了。本以为今天的讲坛不会很吸引人,但开讲后,她却被蔚霖爸爸的谈吐彻底吸引过去了,为了听得更好,她特意没和爱讲话的朋友坐在一起,因为她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回来还把听到的故事十分详尽的写了下来,原来责任的故事也那么有魅力啊!

肖雅琪无不认同的感叹到:“蔚霖爸爸讲小孩的教育并不是只有老师需要负责,还有家长也要肩负起责任。如果小孩仅仅在学校规规矩矩,一回到家就很懒散、放纵,显然孩子的规矩只是个假象,做不到家校一致就是家长的责任没有落到实处。”刘爸爸今天的演讲在孩子中产生了共鸣,这就是责任的力量,这种力量引发了孩子去做思考与反思。

简贞同学说她懂得了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平白无故,而是需要付出许多,这样才能获得人生的巨大财富。

李思涵告诉我,听了刘叔叔的演讲,她觉得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快乐。

曾熙雅的感触是:同为孩子,凯瑟琳却和自己有着天壤之别,她身上的责任感是自己所不能及的。通过这个故事,使她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于妮含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但只要有责任,去努力,滴水穿石,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只要付出行动,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李文楷听完故事后郑重的记下了刘爸爸的期望:要问我能为你做什么?不要问你能为我做什么?

周圆元的感悟是:“年龄小不代表力量小,生活中,我们不该老是想着我还小,我什么都不用做,你还得学会给予,给予比索取更快乐!”

听完了孩子的,想不想听听朋友圈家长们的心声呢!

责任在行动

我耳边仿佛又回想起了刘爸爸的话:“每当早晨看到孩子远去的背影,这个孩子的未来是怎样?希望是否精彩,甚至担心这孩子如果没有担当就不会精彩……”刘爸爸几乎每天都在为此做思考,无不费心的经营的孩子的未来,使之明白担当责任有多重要。谢谢刘爸爸的责任分享故事,相信我们有了虔诚的形式之后,一定会因为一个简单的想法让责任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