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稚园:“阳光教师”学习成长记(一)
2016-11-01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幸福稚园:“阳光教师”学习成长记(一)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专题研讨”教研交流会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深,集体教学模式不再统一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区域活动作为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关注。2011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与条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建议中也提到: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孩子自主游戏、学习探究的成长天地。本学期幼儿园打造“阳光课程”,对区域课程进行了深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年10月26日在区域领域教研室的带领下,我园24名教师及来自长沙县对口牵手支援园泉塘镇中心幼儿园的11名园长及教师齐聚幼儿园小歌剧院内,开展了以区域活动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交流会。
区域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中低结构化的自主游戏活动,这种活动更能体现游戏的本质要素及其教育价值。作为幼儿园课程研究带头人,邱园长以多媒体课件问题分析研讨方式展开研讨交流。如:什么是区域活动?为什么要开展区域活动?开展哪些内容的区域活动?怎样开展?如何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如何投放区域材料?如何组织区域活动?让全体老师受益匪浅,老师们感知了解了区域活动开展的内涵重要性,并清晰地梳理了区域活动的准备与组织相关要素。
教师是环境的预备者,活动中的观察者与指导者。在研讨交流中,老师们几人一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自主操作、探索、学习,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经验和感受,获得游戏体验。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潜心园本研究,学习交流促成长——教研的过程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成为主体,集体交流、小组讨论,智慧之光在思考与研讨中碰撞。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来自对口支援园泉塘中心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们现场尝试区域材料的操作方法,研讨会后纷纷表示“今天的区域专题研讨会受益匪浅,为接下来所带园所及班级的区域活动开展开拓了思路”!
区域活动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区域活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与提升,真正理解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从而帮助幼儿获得规则经验、学习经验的提升和发展。我们努力成为优秀的“阳光教师”,沐浴学前教育的缕缕阳光,在反思与学习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