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与她的学校

2017-01-03

我的孩子与她的学校

她不能选择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她在3岁多的时候就选择了她喜欢的学校――碧桂园中英文学校。

她作出这个选择已经快有8年了。从呀呀学语到小学快毕业了,她总是向人骄傲的展示她松雅湖岸边美丽学校,推荐她那些文武双全英勇善战的中英文老师,细数她朝朝暮暮斗志斗勇的同学,当然还有她那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荣誉啊成绩啊什么的。我原来以为尊重一个三岁孩子的选择,会是我这个农二代进城家庭的一种自我挑战,却不想几年之后却成了我思想和行为上的一种进步。这几年,改变了她,也改变了我,相信也改变了象我们这样的无数家庭。

幼儿园我们是中途插班去的,除了两年都连续拿到了湖南省幼儿英语金奖外,她的自理能力简直令我大吃一惊,以至于周末在家时她总会为我挤好牙膏,自己叠被子,收拾衣服等。

小学一二年级没少让我头疼,因为她的拼音和英语字母傻傻分不清,而且对汉字好象很生份,见乎不认得几个。幸运的是在那个错的年级遇上了一个对的语文老师,她叫许强,不厌其烦的教她,不厌其烦的培养她看书讲故事的兴趣,终于把她弄成了一个书不离手、故事不离口的文艺小姑娘。三四年级的时候,这家伙还真是争气,获得了不少有份量的奖项,其中一个是学校的“最具个性潜质明星奖”,那是碧桂园的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在孩子眼里,能踩着红毯从段佳祺校长手中接过的这个奖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五六年级的孩子敏感,渴望公平,希望得到重视。我一直为孩子的与人相处发愁,怕她口不择言伤老师伤同学,甚至把这种症结怪责于这个所谓的私立学校教育制度,但六年级的一个评比彻底说服了我。当我的孩子和班上一个最优秀之一的孩子一起走上讲台演讲后,班上的孩子把超过半数的支持给了我的孩子,让她成为了这一波的三好学生!不是因为我的孩子成绩有多好、能力有多强,而是我孩子的演讲稿中爱心事例打动了班上的孩子们:她曾多次组织到某山区结对贫困学生,她曾不间断的关心社区里的脑瘫儿童,她曾离开父母游学国外。难得这些孩子们这么一致的价值评判,要知道他们还只是10来岁的孩子!这些品质有家庭的,有社会的,但更多的来自于学校这么多年来频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素质教育。

优秀的学校,总不断有优秀的老师来或者是走,可喜的是,有两位老师将陪着孩子走完小学,一个是语文老师阳伶,一个是数学老师尹德意。这两个人已经走进了孩子心里了,已然是我们生命中不能忘记的一部分。班主任总是唠叨又万能,尹老师总是严肃又温暖。阿曼达Amanda

真正的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好学校、好老师就是孩子前行路上的路标和灯塔。碧桂园的校文化已酿成美酒,汇入孩子的生命之泉,总能飘香醇厚在每一个碧桂园孩子的未来岁月。

在这个应试教育还大行其道的时候,每每听到中考高考喜讯让家长们无所适从的时候,我都会和孩子讨论她的选择问题,她的未来思考,她总会像大人一样说: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但我知道我是谁。

选择碧桂园,我从不后悔。我不知道她能否对这句话负得起责任,但不惑之年的我想: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