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追求卓越”主题电影有感2:学校,赋予了我们很多
2017-03-10
导语:好品质不是通过说教培养出来的,一次活动深刻的体验,一次电影强烈的心灵碰撞,一个故事无声的感悟,都会在个人成长的长河中留下涟漪。看似普通的一场电影,在特定的环境下和特定的人在一起观看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校,赋予了我们很多
《三傻大闹宝莱坞》表面上听起来毫无教育意义的电影,却成为了我们“追求卓越”活动中最精彩的环节,它凭什么?
《三傻大闹宝莱坞》采用插叙,将三个主角读书时的经历与后来法涵、莱俱寻找兰彻相互穿插,形成了十分精彩、有看点的一部电影。电影里人物性格各有不同,出现最多的场景便是学校。三个主人公在皇家理工学院里一起成长,一起冒险,一起经历了无数,在当时,印度人也许认为读工程师才能有出息,纷纷将自己的儿女送入当地最好的皇家理工学院。
法涵,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根本不是想当一名工程师,却无奈在父亲的逼迫下走上了成为工程师的道路。但在这所学校里,他碰到了这一辈子的朋友:莱俱和兰彻。他们三个获得了最珍贵的友谊。他们的友谊真的让我感触颇多,为了让莱俱得到一份工作,兰彻和法涵冒着被勒令退学的风险,去偷答案;为了让兰彻不被退学,莱俱跳了楼;为了让莱俱醒来,兰彻和法涵想尽了一切办法逗他开心……这一切的举动真的让我感动。我想起了我们宿舍,没有争吵,没有背后的坏话,我们就像一家人,温暖着彼此,照顾着彼此。大家一起开心,一起伤心,回到宿舍便分享一天的趣事;遇到困难,并肩走过;遇到批评,一起承担。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在一起。她们是我很重要的人,不论以后到哪儿,我们都会铭记这份珍贵的曾经的美好。我们现在,不就正缺少这样的纯友谊吗?在这样复杂的社会里,每个人心中都揣着许多小秘密,小目的。心中不再相信任何人,朋友也是一样。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社会的混乱,用真心对待他,大家心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小美好。
看完电影,我还想一个问题:教育。大家都看到了,这部电影里的皇家理工学院,那是名校,可是我压根就不喜欢!是,那里的确出来的厉害人物多,成绩好,但我看重的并非这些。我很赞同这个学校的教育观点,即追求卓越,不断前进,但我并不喜欢他们的教育方式,无限的压力!我知道有压力方能有动力,但我觉得压力过大也并非好事。适当的压力能让我们向前走,向前冲,其效果也许是好的;但像皇家理工学院一样进行无止境的逼迫会适得其反。理论无法支撑我的观点,我便用事实证明。电影中一个大四学生只是因为迟交了一项作业便告诉他那疾病缠身的爸爸他的孩子毕不了业。迟交作业是不对,但因迟交作业而禁止他毕业,再给他爸爸以直接沉痛的打击便不对!
那位学生在兰彻帮他完成毕业作业的当天,上吊自杀,不幸身亡。这个情节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深思,有时别人给予或我们给予别人的压力是否真的过大,虽然只是一部电影,但它一定是当下社会的缩影。追求卓越不是毫无节制的让他往前,而是在前进过程中适度的追求自由!
《三傻大闹宝莱坞》它足以让我深思:原来简单的校园生活也能让我们发现许多。校园的给予,赋予了我们太多,但我们应该学会“取”和“舍”,该会“筛选”。在允许的最大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间追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