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教育社区】园长好文分享:给我舞台,就要唱好戏
2017-03-07
好文导读:“个人舞台唱好独角戏,集体舞台演好大型剧”,邱艳妮园长的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在4.0教育社区建设中,每个人其实都承担了两个层面的任务,一个层面是自己角色本身应该做好的事:我是一个用心于教育的管理者,我是一个用心于教育的老师,我是一个用心于教育的家长,我是一个用心于学习的学生。另一个层面是自己所做与整个教育环境、与其他相关角色是否和谐一致,是否有真诚良性的互动,自己的表现是否可以完美地融入整个舞台大环境。然后园长举重若轻,用了四个京剧行当类比4.0教育社区中四大主体各自的角色特点,让人印象深刻,颇受启发:管理者要有生角的勇武正义、足智多谋;教育者要有旦角的刚柔并济、细腻婉转;学习者要做净角,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独立的思想与鲜明的个性;而家长,则要会做丑角,放低身段、幽默大度,懂得智慧地陪伴孩子的成长。好文章就是好智慧,读完能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相信邱园长的这篇文章一定能让我们对自己的教育角色有一个新的认识。
【4.0教育社区】园长好文分享:给我舞台,就要唱好戏
——建设4.0教育社区,我可以做些什么?
幼儿园邱艳妮
人们喜欢看戏,是因为舞台能给人以神秘感,演员更给人以新鲜感,演员会借助这个舞台,把自己的演技显示出来,使观众目不转睛、津津乐道。其实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大舞台上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小孩、父母、伴侣、朋友、伙伴、同事、搭档……亲历各种各样的角色演绎着自己的人生。一份工作就是一个舞台,我1998年加入碧桂园,从此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在这个舞台尽情施展、精彩绽放。人生是自己的,所以给我舞台,就要唱好戏。
今年,校长提出建设4.0教育社区,社区中的学校(管理者)、老师(教育者)、学生(学习者)、家长(支持者)四大群体共同形成“用心、真爱、鼓励、共荣”的教育环境,构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教育场,而这个场的能量来自于场里的每一个人,又作用于场里的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个人舞台唱好独角戏,集体舞台演好大型剧。
优秀的威尼斯幼儿园团队
2007年来到长沙碧桂园威尼斯学校,转眼近10年了。感恩碧桂园给我这个大舞台,我在这个舞台上亲历着各种角色:在工作上我是管理者,管理着一个幼儿园的大大小小事务;在生活中我是家长,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现在成为学校初中部的一名初中生;在整个校园里我也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做着一份本真而纯粹的教育;而我每天面对的角色就是学生,每一个都如此天真可爱,每个又都如此与众不同。所以在这个舞台上,我既要唱好独角戏,更要演好大型剧。
角色一:管理者
(京剧角色中的生角——勇武正义、足智多谋)
虽然不是很懂京剧,但对于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角色特点很感兴趣,我觉得管理者这个角色就像京剧角色中的生角,有如小生周瑜般的有勇有谋,又如红生关羽般的忠诚勇武,还如武生赵云般的守信讲义气,更如老生诸葛亮般的不贪权势、不谋私利、严于律己、知人善用、谦恭待人、治蜀有方、勤政为民、高风亮节。
作为管理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团队的建设,知人善用,特别是班主任的任用,从奖励机制到人文管理,幼儿园逐步成长起了一批敢于担当、用心智慧的班主任,一班之主,享权利,负全责,问题止于班级。有了这样一批核心力量,才有了现在幼儿园稳定、和谐的教育环境。
给老师做教研培训
管理者要做到严于律己,要求老师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要求老师做个守时的人,我自己坚持每天7:00到校,开会教研培训早到,做老师的表率;我们要培养孩子有礼貌,我和老师门先要做一个礼貌问候的人;我要求老师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我自己也要做到蹲下来跟孩子交流。遇到问题,碰到难处,作为管理者的我就要勇于承担,做老师们的坚强后盾,我经常跟老师们说:“别怕,只要你是对的,发生什么事,有我呢”,我坚信,支持老师用对的方式做事,比你要她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角色二:教育者
(京剧角色中的旦角——刚柔并济、细腻婉转)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旦角全为女性。在中国,教育者也以女性居多,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马云说:“中国的教很成功,但中国的育很糟糕”。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无论古今中外,都把教育看作感化、引导和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新生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崇高的教育事业,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日益提高,昨天的教育,培养不好今天的孩子,造就不好明天的人才。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科学教育观,才能确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给孩子们上课
“教”需要刚柔并济,“育”则需要细腻婉转,而最好的“育”更应该是润物细无声。作为教育者,我还是很眷恋那个讲台,有时给孩子们上上课,,享受着跟孩子在一起的乐趣;把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活动上给老师们看,一起交流怎样才能做到教无痕迹,育有深度;我喜欢钻研,所以我自己仍然承担了园内的两个教研任务,和老师们经常一起探讨“规则与自由”,一起分析“严与爱的尺度”,一起研究“教法与学法”,将好的教育思想传递给老师们,让孩子受益于好的教育。每个学期下来,管理层反映各班的常规秩序稳定有序了,家长们反映孩子的行为习惯好了,老师反映所带的孩子越来越懂事能干了,这就是作为教育者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角色三:学习者
(京剧角色中的净角——思想独特、个性鲜明)
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人物。
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上我们的对手戏角色就是学生,
他们是学习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都如此与众不同。
他们应该像京剧中的净角一样,每个人都拥有着独立的思想,
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复制产品,不能把每个孩子培养成相同的模型。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家庭教育专家蔡笑晚老师的《我答钱学森之问(5)》,文章中说:可叹的是,现在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立志教育是多么的软弱无力,一边是家庭的顺其自然,一边是学校的繁重课业,还有专家盲目推崇的快乐童年和成功教育,孩子就这样在稀里糊涂中渡过人生最宝贵的童年、少年阶段的立志岁月。孩子在童年和少年阶段还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不可能有具体的人生理想。所谓“从小立志”,实际上就是从小引导孩子对伟大和高尚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从小培养孩子严格要求自己,以历史上和现代的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童年的梦,以后随着知识的增加、眼界的扩大,慢慢地形成一个毕生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
每个孩子从小就应该成为一个有志向的学习者,“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中国国父孙中山说:“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一个没有好好立志的人,不管他的智力、意志、品德有多好,都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而一个从小立大志的孩子,则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满足于现状,有追求完美、追求更高境界的欲望,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总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这才是一个终生学习者应有的个性和思想。所以立志教育将成为我接下来的教育课题,我希望能把立志教育渗透在孩子的学习中。尊重学习者,理解学习者,才能够培养出为理想而奋斗的终生学习者。
角色四:家长
(京剧角色中的丑角——放低身段、幽默大度)
如果我把家长的这个角色比喻成京剧中的丑角,也许会有人说我:怎么可以把家长丑化成这样呢。因为在我们所了解的京剧中,丑角的形象确实不是那么的美,特别是鼻头上那抹白,让人感觉这就不是一个好人。其实不然,传说当年唐玄宗喜好演戏,下场演戏时就扮演丑角,在宫中,他为逗杨贵妃开心,亲自扮演丑角,一代皇帝扮演丑角是否有损国威?而唐玄宗被尊为中国戏剧界的祖师爷,所以传统剧团的团长都是丑角担任,中国戏剧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就是名丑萧长华先生担任。放低身段、幽默大度、笑对人生,应该就是对丑角最好的写照。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有多少家长不是扮演着真正的“丑角”,在孩子小的时候万般宠爱,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与自由”,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了边界,等长大了就必定出现所谓的青春叛逆,于是就有了顶嘴甚至大打出手,气得做父母的除了哀叹就是咆哮,活生生的一副“丑角”形象。
人们常说:“熊孩子背后必定是有一对熊父母”,因为我的工作职务关系,很多人说我绝对是一个强势的妈妈。记得2007年刚到长沙创办幼儿园,正好是我孩子上幼儿园的阶段,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我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所以他是野大的。上小学后,他的不定性差点让他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那时候我也变成了一个“丑角”妈妈的形象,有一次我的孩子对我说:“妈妈,你为什么对着别的小朋友是笑,而对着我时脸就变了呢?你脸变得真快”。当时我震了一下,几曾何时,我竟成了这样一幅嘴脸,我的孩子每天要看着我的脸色过日子。
上周观看《朗读者》,麦家,一位作家,一位普通的父亲,朗读着给青春叛逆期儿子的一封信,当时董卿在采访他时,他几度哽咽,不愿提及他小时候与父亲的关系,不愿自己与儿子的关系演变成他和父亲的关系的样子。我含着泪水听完这段朗读,我庆幸自己是做教育的,懂教育,庆幸自己懂得经常反思,调整心态,所以当孩子出现各类情绪和问题的时候,我会理解他,包容他,开解他,支持他,让他转哭为笑,帮他化问题为动力;放低身段,听他喜欢听的歌,追他喜欢追的星,有时还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看得他心花怒放。麦家说他儿子的青春叛逆期是在初二的时候发生的,确实如此,我的孩子初二了,这段时期我时常能感觉到他对我带着火药味的话语,其实这个时候父母的回应很重要,如果回应错了,就等于火上浇油。我有时回应他“哦,嗯,好咯,听你的”,有时给他一个鬼脸逗他,有时甚至还要反过来跟他撒娇“好啦,不要生气啦”。只因我是家长,再怎么斗也不能跟自己的孩子斗气。
如果用树的形象来比喻,那么家长教育是根,家庭教育是干,学校教育是枝,社会教育是叶,学生的成长是果。根深才能干壮,干壮才能枝繁,枝繁才能叶茂,叶茂才有果实。希望在这4.0的教育社区里,学校做好教育环境的建设,老师肩负好教书育人的使命,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每个人都唱好各自的独角戏,才能演绎出精彩的大型剧。
面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我们要有大格局。很喜欢这两句话,学者刘瑜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