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花”赵思涵下一个目标:SAT和口译资格考试!
2017-06-05
大家好,我是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九9(1)班的Katherine赵思涵,也可以亲切地叫我托福花噢!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日,经过了五个月的自学后,我参加了传说中变态的托福考试。又在苦苦等待结果的两周后,于上周五忐忑地登录托福官网查询成绩,接着我就看到了这个:
103!!!!!!!!!!!!(多少个感叹号都无法生动地刻画出我当时的癫狂状态)我和妈妈不停地掐彼此的胳膊,冷静下来,再开始新一波的尖叫。接着我拨通了我亲爱的英语老师Shirley的电话,电话两头又陷入无法控制的状态。是的,这大概是我出生以来最激动的时刻了,几近到了要送到医院去的地步......103分,对无数的高中毕业生来说都是梦一般的距离,它约等于雅思7.5分,意味着达到所有世界顶尖大学的语言录取标准(包括我的目标耶鲁大学)。而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五个月被托福和中考夹击的苦逼生活和对辅导班们一个大大的白眼。
九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我完全是一副中考英语能上A就行的样子。由于英语基础一直比较扎实,每次上课做练习我总是几分钟就完成,然后就盯着Shirley发呆(声明Shirley讲课真的超棒,只是go for it这书的过错)。讲评错题时我顶多也就是粗心丢个s啥的,仍然百无聊赖。这种状态从我英语书上被涂的乱七八糟的插图和被铅笔填满色的字母中可见一斑。
这天Shirley真是被我空洞却又死盯着她的目光弄的不大舒坦了,于是我被叫进了办公室。她就丢下了一句:“Katherine你下周开始学托福,你老盯着我我瘆得慌。”托福?听起来还挺有趣的。当天晚上我就在淘宝下了单,买了两本阅读,一本写作书。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我和托福初次相遇。
至于周边人的态度嘛,千奇百怪。Shirley是希望我准备好了就挑战一次考试,我妈是随便我瞎捣鼓但拒绝提供除买书和报名费以外的任何资金,同学们则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有的完全不信我能学好,有的说可能奇迹也会发生。总之,我自己最初也没啥负担,纯属觉得好玩。
过完年我才真正开始认真做阅读。大概是由于之前做过一本大学的英美报刊选读,读了很多丧心病狂的经济学人,最初的OG(相当于入门练习)还挺正常的。基本熟悉了题型后,我开始做TPO(托福真题)第一套,瞬间感受到了来自托福考试深深的恶意。所有的文章直接从大学的专业文章中截取,文章长,题量大,而且中文翻译都完全看不懂!用言语根本无法表达,如图是标题和一篇文章四分之一的中文翻译。
可想而知,我的春节过的多么悲惨。每天做一套TPO再记下所有单词,搜出意思然后誊在单词本上,全程可以耗掉我一个下午。看着面前大盘的扣肉,听着微信群里的红包提示音,我只能抵抗住一切诱惑去啃我的阅读。
同时我也开始了漫长的扇贝单词打卡。每天三百个单词,五十个新词。(一直到现在)
好不容易习惯了阅读狰狞的面目,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我开始接触写作了。托福的写作分为综合写作和独立写作。综合写作要求考生先用3分钟阅读一段学术文章,然后再听一段和阅读文章内容相关的听力文章,最后在20分钟内将两篇文章之间的关系用书面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摘自官方指南)。由于在学校不便做听力,我便先从独立写作开始,也就是根据话题发表自己见解。翻开写作的辅导书,扑面而来的全是模板,从此它被我打进了冷宫。不走捷径就只能自己挣扎着探索。独立写作规定时间是半个小时,而我从来都要写上两个多小时,手还从不离字典。每次好不容易写完了交给Shirley,结果总是惨不忍睹——什么长难句都不会用,简单句又语法错误多,思路不清晰,结构不完整,举例不贴切。说到底就是除了字数,啥也没有。
但莫名其妙的,我被托福虐出了感情。三月十日,我在托福官网注册了账号,点下了五月二十日考试的确认键。当我回过神来,我离考试只剩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而我,还只是一个阅读错一半,写作写不完,听力口语都还没碰过的初三学生。
之后的生活异常艰辛。中考越来越逼近,复习如火如荼。坐在课桌前的我,抽屉里是中考复习资料和数不清的试卷,桌面上是堆到下巴的托福练习题和辅导书。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离考试只剩一个月,我才恍然发觉从来没有练习过机考。能在纸上答题,写字,对着考官说话和托福考试要求的盯着电脑屏幕五个小时做题,对着电脑说话,手指飞快在键盘上打字完全不同。网上流传的“托福考试考的不是智力是体力。”“考托福先上电脑打字班。”一下子从茶余饭后的调侃变成摆在我面前的大山。更可怕的是,直到这时,我还没有练过听力和口语。
我陷入了对自己深深的怀疑和失望中。无数次想取消考试,那毕竟只是点击一下鼠标的事情。可同学们已经亲切地叫着我托福花,老师和父母已经骄傲地告诉别人我的计划,哪怕是我自己也早就说过无数次要考托福。我清楚自己早就做出了选择,而且,没有退路。
在这最后几个星期,我几乎是开了挂。早上早早起床准备体育中考,一有英语课就到办公室的电脑上练习,中午扒几口饭不睡午觉做阅读听力,下午再打起精神准备中考,吃完晚饭去办公室写作文练口语,晚自习做理科试卷,回到家再背铁打不动的300个单词。
我用两个星期写完了TPO40-49所有的综合写作和独立写作,在Word文档里有整整十几面。写完这些,我的速度有大幅度提升,词汇的运用和长难句的使用也有很大进步。
最后两个星期,我听完了所有听力,哪怕是听到发晕,也趴在桌子上闭着眼睛听。手飞速地在草稿纸上记录下所有要点。起初有时20分,有时24分(满分30分)飘忽不定,到后来连续几次27分。
到这时为止,我已经背完了三本托福单词书,六千多个单词,平均单词量14000-16000,更是有一次答对了单词量测试里所有的题目,得到了20100的结果。而托福的要求仅仅是8000单词量。
就这样,在这最后一个月,我不要命地学,练。也成功地损坏了颈椎。常常是上着晚自习就头晕,甚至有一次吐了出来。整个颈椎硬邦邦的,脖子都不敢扭。体育中考时的拼命更加重了我的症状。我几乎是虚脱地度过了考前最后几天。
五月二十日到来的时候,我踏上去往考场的路。在紧张的气氛中我签了无数个名,抄写了保密协议,搜身后进入考场,拍好照片,静坐在椅子上等待考试开始。头上是一台监控摄像头,面前的电脑上方又是一个,还有两位监考员不停巡逻。考前只要碰一下鼠标或在草稿纸上写一个字母就会判为作弊。考试的严格程度可想而知。
首先是阅读考试,平常我一向阅读速度较快,要求一个小时做三篇阅读而我可以做四篇。但考试时的反复犹豫和阅读让我几乎是掐着点做完的。
阅读部分结束没有一点间隔就是听力部分。这次考试的听力较难,我又由于体力不支突然头晕,状态十分不佳。好几个细节都没有及时记在草稿纸上,只能凭着记忆选择答案。好不容易做完了,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翻页又看到了加试(加试这东西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多考一套题)。真是生无可恋。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做完。当我举手出去休息时,才发现我竟然是考场里最快的。
十分钟的休息一下就过去了,我重新坐到电脑前,开始口语考试。这时我的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他们都还没有结束休息时间。由于一直没有好好练习口语,我显得有些经验不足。几个问题都没有控制好答题时间,最后只能反复说着同样的总结。
最后的写作部分,我周围的同学都在答口语题,我实在难以做到专注。但多亏了我写的那么多文章,我很顺利地写完了两篇作文并且比平常的效率高出许多。
考完试,我走出考场。想着自己100分的目标有些担忧。我主要是害怕我的听力会得到一个很难看的分数,导致整体分数偏低。但渐渐地,我也不去想了,完全投入了中考复习。可不得不说,没有了托福的日子不再那么精疲力尽,也不再那么充实。我的发动机正在放慢速度,我的前面没有了那个巨大的牵引力,似乎有些泄气。我想,是时候再次出发了。
Life is always full of chances to extend one’s real limits.
所以,当我查到托福分数的那一刻,我的桌面上已经摆着SAT和口译资格考试的书了。又是新的挑战。不过,我喜欢。
赵思涵:我是纯碧桂园制造,因为有你,我才是我自己
对于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我心存感激。
只有它,让你不是在生长,而是在成长。现在的我和以前的我,不是身高体重上的区别,而是经历无数次蜕皮终羽化成蝶。
只有它,让你不是在顾虑,而是在考虑。从来不需要担忧旁人的目光,只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只有它,让你不是在索爱,而是在被爱。所有的老师亦师亦友,同学总是面前损背后夸,温暖的像一个家。
只有它,让你不是在迈步,而是在跨步。字典里没有犹豫不决,没有思前想后,只要大步往前奔跑,什么都会拥有。
只有它,让你不是在推动,而是在发动。让我们勇往直前的从不是别人的催促,只是自己的风帆已经扬起,准备启程。
只有它,让你不是在跟随,而是在伴随。每一个人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无需模仿,却又都与碧桂园气质为伴,不同凡响。
五岁入读你的幼儿园,六岁入读你的小学,十二岁入读你的初中,十五岁即将入读宁乡碧桂园国际高中,未来,我还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告诉世界:我骄傲,我是完完全全的碧桂园制造。
因为有你,我才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