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礼仪成为一种气质

2017-09-07

开学第三天,我们的校园已经井然有序。走在校园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孩子主动向老师、来宾问好。校园随处干净整洁,偶尔有几片不和谐的纸屑,也很快有同学自然地弯腰拾起。就好像到了秋天,落叶自己会随秋风而至。进了碧桂园的校园,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把文明作为最明亮的标签,飞扬在真诚微笑的嘴角,流动在标准的英语问好声里,停留在自然弯腰捡拾垃圾的背影里。

今天下午,我校全体学生在综合体育馆进行了一次文明礼仪之风的重温和洗礼。重温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践行,洗礼是因为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文明是一种多么让人舒服的行为习惯。

16:05,马平老师带着流利的英语口语上场了,孩子们也非常流利地用英语和马老师对话。马老师首先带着同学们一起回顾了“文明五做到”:主动真诚问声好,公共场所需安静,垃圾随手来清理,主动说声对不起,进门出门请扶门。没想到她才刚起了个头,孩子们就自然地把后面四条说了出来。这几条文明规范早已融进了碧桂学子的血液里。马平老师举例说:自己之前教过的一个孩子在校外遇见她也能非常主动真诚的问好,没有任何人的提醒,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举动,让老师觉得非常温暖。

随后马平老师请了几组师生上台扮演师长、来宾、学长等,在校园的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遇见了,该如何向他们问好,孩子们全体起立,用不容置疑的响亮英语完美作答。接着马平老师又让孩子们和自己相邻的同学互相设计场景,用英语问好,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虽然文明问好是一件小事,但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告诉我们:文明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这是多么值得肯定和赞赏的问好和对话!

接着德育主任龚威话锋一转,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幅校园各个区域拍摄到的垃圾,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觉得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有的孩子则低下了头。龚主任只问了一句:“你们觉得这种行为好吗?”孩子们都大声回答:“不好!”然后,龚主任又把画面切换到了一组组让人佩服的身影上,同一个画面,那些有垃圾的地方,多了一个个弯下去的背影,多了一双双捡拾垃圾的小手,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龚主任又缓缓地说:“学校现在各个区域都装了监控,一共有几十个,如果我查看监控,一分钟就能发现是谁丢的垃圾,但是我更愿意去发现是谁捡起了这些垃圾。我更期待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我们的文明礼仪榜样学生,成为环保小卫士,更多的班级成为文明礼仪优秀班级。我会默默关注你们,让我发现更多文明的身影!”孩子们明显受到了触动,一个个坐直了身子,整个会场留下一片令人沉思的安静。

教育从来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相信虽然今天短短40分钟文明礼仪的引导已经结束,但文明的种子已经播撒在了孩子们的心中。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礼仪成为一种气质,碧桂园的孩子就是这样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