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十年老教师诠释碧桂园精神:其实曾想走,为何一直留

2017-05-11

走进教育战线,就听说教育界有面旗帜——碧桂园教育。2006年有幸去广州碧桂园学习,身在其中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它的好,都说:“碧桂园学校,一个能让学生、老师、家长实现梦想的地方。”我还在教师岗位上苦苦摸索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先进的文化和理念;我住打工集体宿舍的时候,他们已经享用单身或者家庭公寓了;我在欣赏车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有车一族了……看着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听着引以为豪的语气,从此便开始了我对碧桂园学校的无比向往。

2007年考虑一个暑期之后,以“温州是个好地方,长沙有个好学校”的告别词,我放弃了一笔不小的合同奖励金,放弃了把班上孩子再带一年到毕业的心愿,我怕机会错过就不再。8月21号带着梦想变成现实的欣喜,带着满腔的热情踏上了开往长沙的火车,开始了我的前程之旅。现实总是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美好,来了一个月,就动了两次“逃离”的念头。

第一次想走,首个学期开学的倒数第二天。当时在温州的时候,同事们私下都说“只要能在这个学校干好,将来在哪里都能干好。”通过前几天培训我知道了碧桂园的要求和做事风格,我开始想“以前能干好,如今不一定能干好了!”报到之后得知我任教四年级和五年级,前两天,听到传言我有可能还要带一个五年级的班主任。因为我没做过班主任,我第一次对自己没信心了。在心底里告诉自己,没有三分三,不要上梁山。如果学校要我带班主任,我就撤!结果8月30日下午校长找我谈话,我觉得当时我就已经有点敬畏校长了,他还没说什么,我就答应了!

第二次想走,国庆放假的前一天。说句实话,这段时间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只争朝夕!什么是争分夺秒!”之前从来没有听说当老师还要通宵加班,但是我来这里不到一个月已经实实在在的忙碌了两次彻夜未眠。第一次是第一周的周三,因为周五要开家长会,我想第一次家校工作做好一点,所以精心写了家长会方案和6位学生的主持搞,做了家长会课件,把该准备的准备好之后,天也就亮了。第四周的周二是学校的第一次学情测试,测完要写评语,周三晚上我注定不能再睡觉,一题一题出完两个班的周末作业是12点多,一笔一划写完100多份评语已经是早上8点多了。我早餐没吃,赶在第二节上课前把评语写好交给我的搭班语文老师——学校资深领导陈主任,好让他有足够时间续写语文评语。结果我下第二节课一回到办公室,就听到噩耗,因为涉及到人称错误,我的评语要全部重写。碧桂园的前辈们就是这样尽善尽美,不折不扣。等我从陈主任办公桌上取回我那半夜败果的时候,我哭了。我一边重写一边告诉自己,国庆回温州,因为从前温州学校的领导告诉过我,我的工作岗位保留到国庆收假。

我曾经有过多次机会进公办学校,因为厌倦厚此薄彼的不愤,不习惯名与利的多少之争,所以还是在家人的理解下选择了单纯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民办教育这块热土。其实我是一个没有什么远大抱负的人,在教育这块阵地里,不求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只求能坚守一份“润物细无声”的平淡和执着;倾我所有,只求有朝一日能够闻到花香。

随着对学校感情的日益加深,越来越意识到教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事业的追求。十年磨一剑,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感悟。我十分庆幸自己有杨主席这样德艺双馨、高瞻远瞩的精神领袖,有一帮兢兢业业、以身作则的卓越领导,有一群淡薄名利、精益求精的实干同事,他们让我觉得日子总是如此短暂,拼搏才能不被淘汰。

感谢学校让我在这里成长!一直以来,我从不后悔,也不计较过去的得失,我只在乎今天的事情是否做好,明天我能为未来再做点什么?我只知道我喜欢人多时那种温暖的感觉,校园这种能动能静的地方很适合我;我喜欢教书,最欣慰的事情就是看到学生精神抖擞、越来越好、学有所成,辛苦之后那开心的一笑;我喜欢学生,他们说喜欢我、爱数学,我就觉得很满足。

感谢学校成了我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在这里我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不豪华,但也是我最喜欢的家!最高兴的是有了勤劳能干的爱人、可爱贴心的女儿,她们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有滋有味!我很自豪,虽然我不是有钱人,但是只要我在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我的女儿也能上得起湖南最好的学校。

过去的日子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未来的日子同样会用心去积极面对。虽然教师是一个既没钱又没权的职业,但是我还是想做一个不错的老师。不找借口!不留遗憾!不愧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