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游美文︱春登坐龙峡

2017-05-08

这个暮春的上午,我们的旅行车驶入了湘西群山的怀抱中。这一次,孩子们要征服中南第一奇峡——坐龙峡。古传,峡谷似龙坐山间,故称此名。

一下车,大家纵目四望,便见青峰耸立,绿意盎然,坐龙峡便隐逸在这青山之中。

一行人步入山道,便闻溪水叮咚,远望处,翠然一片。

片刻,便见有孔雀在右侧踱步,好不悠闲。左侧则是碧水一泓,宛若雅致少女,让人顿生喜爱之意。翠林中时而传来鸟鸣,山路弯折、渐显幽深。

沿碧流而上,绿树掩映中,溪水舒缓,大家蓄势待发。

绿树掩映,溪水舒缓,大家蓄势待发

但前行不久,画风陡变,只见溪流湍急,不时激起浪花,面前绝壁陡峻,人人只能依山势踏岩前行。据考古探明,坐龙峡谷是经三百万年的风刮水激、日华月蚀才雕啄成这般险峻陡峭模样。大家一路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行至峡谷平潭处,众人不觉眼前一亮:远处翠绿满山、近处银练垂注,如此美景,孩子们纷纷喜不自禁留下美照。

远处翠绿,近处银练,孩子们喜不自禁合影

翻越了此处陡坡,队伍出现“分化”,李锦融同学一马当先,很快不见人影,常海芸、杨粲、张梓琳紧随其后,与后面的人拉开了距离。霞光从绿叶的缝隙中穿过,给峡谷披上了一层闪亮,孩子们顺梯而上,越登越高,在光影中渐行渐远……

霞光从绿叶的缝隙中穿过

登至一吊桥上,常海芯同学驻足小憩。四周山崖环绕,青树翠然,激流在酣畅奔泻而下,全身清爽,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幽境之地啊!

常海芯驻足停留,四周山崖环绕,青树翠然,激流酣畅奔泻而下...

蜿蜒曲折登坡中,沈亦馨同学攀越自如,动作敏捷不输于她身后的李东成同学,这与她平时勤练舞蹈不无关系,她的腿功出众,一路前行显得轻松无比。

沈亦馨攀越自如,动作不输男生

行至龙珠遗落处,木栈道上的孟小姀同学左手握住岩壁上的铁链,小心翼翼探头出去观望,只见脚下的水流奔腾激扬,而前方的陆玺竹、沈亦馨正脚踏崖边仅可容足的钢块、只能贴壁缓慢前移,此情此景,让人既觉刺激,又觉惊心。

孟小殊小心翼翼探头出去,此情此景,既觉刺激,又觉惊心

尹紫懿、罗瑞曦、周容宓为同班好友,三人结伴登行,快到双虹潭时,瀑布从天而降,飞花溅玉般打在三人头上、身上,引来一阵欢叫,随口同声吟出李白的诗应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大家穿过双虹潭左侧的铁桥时,纷纷向下望去,波光粼粼中,水中果然有一长一短两弯彩虹,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大家“啧啧”称奇。

金枝玉兰瀑旁边的陡坡是坐龙峡的最后一外险境,阳光斜照,满坡的兰草随风摇曳,似婀娜多姿的少女在起舞,在陶醉中,大家顾不上停留观赏,一鼓作气向峰顶攀越。

山崖陡峭,我们奋力向上

登上山顶时已过正午,孩子们坐下来,美美地咬一口冰棒,透心清凉,疲惫一空,少年们的快意是如此简单明净。

登顶的喜悦中来根冰棒,真是畅快

环顾四周群山,陆玺竹的母亲刘梅芳伸出双臂,似乎要将它们拥抱入怀,又想彻底融入青山中:“对于成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完美的生命课堂。”

在登山中大家都能享受到欢愉与快乐

参加登山的罗瑞㬢的外公是一名资深驴友,曾探访诸多名山大川,他总结说:“这次登山活动对孩子们是有难度的,有些惊险,但更多的是惊喜,因为孩子们都独立完成了此次探险,他们的视野及对自然的欣赏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值得祝贺与期待。”

此次共有十四名孩子参加了这次登山探险,其中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还只有四岁,以本校1406班的孩子为主。

组织者胡容感叹:“这次坐龙峡之行不仅让大家享受了登山之乐,孩子们更有成功的喜悦,他们独立登顶,挑战自我,在如此险峻之地勇敢攀登,品质得到了锤炼。这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高度。他们会慢慢地像春天的花蕾般绽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