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父子同忆碧桂园:一生幸福的基石
2017-05-19
欧阳靖爸爸:
一生幸福的基石,孩子宝贵的财富
孩子们的碧桂园十周年,但我想先说说我自己。
我的中学时代,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噩梦。
在我们那个时代,小学还是快乐的,没什么学习的压力,记忆中都是与同学们嘻闹游玩,坐在学校门前的图书摊上花几分钱读半天的连环画,花不多的时间就能轻松完成学业。
自从升入重点中学,一切就不同了。
与现在的孩子们比,那时学业谈不上有多繁重,但学习的压力与现在一样残酷。
在学校的时间只能读课本,课外一切读物是绝对禁止的。但我偏偏从小就喜欢读课外书。
全班60人,分六排,每次大小考试分数排名次,前20名坐中间两排,中间20名坐侧两排,后20名坐边上两排。
12岁的孩子,就被冷酷地推进一个以考试分数为等级的丛林社会。
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不谦虚地说,我的才智是出色的。但遗憾的是我不适合读死书,可是为了坐在中间两排的座位又不得不读。进不了前20名,老师的白眼,家长的斥责,足以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
中学6年,我都在厌恶的学业与喜爱的课外书之间挣扎。
当我们成年后,如果能理性地分析,就会发现,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中小学时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用的。在青少年时代所形成的性格和培养出来心理素质,才至关重要。
应试教育下的中学6年,所给予我的心理阴影,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去清除。高考后十几年,我还经常在考试的噩梦中惊醒。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受苦后会反省,决心不让下一代去受自己曾经受过的苦。另一种人不会反省,依照原有的模式把自己曾经受过的苦照搬到下一代身上。
我应该属于前者。
当时我们家在邵阳,欧阳靖就读当地最好的小学。几个学年下来,我发现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两代人受教育的模式没变。课堂上依然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比我当年更严重的是周末都没有休息了,必须参加补课。
2007年,我来到长沙,寻找更好的教育资源。
我发现了刚刚开办的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
2008年,我们全家迁往碧桂园。欧阳靖入读碧桂园六年级,欧阳萱入读幼儿园。
碧桂园的优点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述说,我只想说她是我和孩子们理想中的学校。
我不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重要,但我认为孩子的品格培养和情感教育更重要。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我学生时代的学霸们后来并不都出色,学渣也有不少混得风生水起。现在同学聚会,谁要是炫耀当年的考试成绩,大家都会当笑话。
决定人生幸福的,其实是优秀的品格,良好的习惯,认真的态度,与考试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此简单的人生道理,当年却没有人告诉我。
许多朋友羡慕我两个孩子学习成绩好,其实我更关心的是他们的品行与学习方法。正因为我们在孩子学习问题上不焦虑,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尽情释放,他们才会轻松学习。
释放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自尊自觉,才是碧桂园教育理念的精髓!
在僵化的大教育环境下,碧桂园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真的不容易,我深深地理解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和辛勤工作,也希望碧桂园能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在任何一所学校,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学习成绩好,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碧桂园学校所擅长的,就在于能发掘每个孩子的精彩,让孩子的天性自由发挥。
今天的小树苗,终究会长成参天大树。孩子们长大后,回望往日时光,他们会懂得,并且会深深地感谢,是碧桂园学校为他们培植了深深的树根。自信,自尊,坚韧,善良,友爱,团结,积极向上,这些碧桂园学校所培育的品质,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给孩子们一个阳光灿烂的少年时光,是他们一生幸福的基石。
碧桂园,谢谢!
欧阳靖:当我们在怀念碧桂园时,我们在怀念什么
怀念碧桂园,似乎成了每个碧桂园学子的共同话题。在我们毕业生的校友群里,经常有同学在里面谈论着在碧桂园的时光,说着碧桂园哪里哪里好。当我们在怀念碧桂园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呢?这里用一些我自己的经历,说一说碧桂园那些让我们一直难以忘怀的事物吧。
在碧桂园四年,除了所学到的知识能力、培养的人生性格之外,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在碧桂园的同学们。我小学的同学基本早都失去了联系,而我又没有上过高中,因此对我而言最亲密的同学也就是在碧桂园的同学了。那时跟同学们好像有聊不完的话题,课间聊,放学聊,吃饭聊,在路上也聊。记得当时考上少年班之后,胡老师让我选在家里休息还是继续去学校,我不加思考地就说当然是去学校呀,家里太无聊了去学校跟同学玩有趣得多。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也可以随便互相去家里玩,甚至晚上在那过夜;每次回长沙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同学玩,甚至提前几天就已经开始策划狂欢的计划;每次有了重要的事情,也会想着跟他们分享当时的喜悦或困扰。
碧桂园的老师总是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碧桂园,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很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不像师生,反而更像朋友。记得那时翟老师喜欢课间的时候跟我们一起吵吵闹闹,胡老师喜欢在上课的时候跟我们讲他有趣的经历,Shirley爱吐槽的气质总是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赵老师有趣的讲解和亲切的气质让我从初中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任老师憨厚的模样和时不时的口误也是我们课间一个有趣的话题。因为这些老师,让我每一次回长沙的时候总是会想去学校看看,见一见老师,和他们叙叙旧、聊聊自己的近况。
不知道为什么,最让我惦记的是那条河边的散步路。初中的时候学习压力比较大,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似乎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于是一天中最值得期待的时间就是每天晚上放学之后,跟小伙伴们一起回家的那段时间。我们会骑车到河边的小路上,一边慢慢骑着,一边大声吹牛闲谈,和女生聊班上的八卦趣事,和男生聊游戏大谈人生理想。如果那段时间有比较流行的休闲游戏,比如三国杀、象棋等等,我们还会在放学路上争风夺秒地玩上一两局,直到时间太晚或者家长打电话来催,不得不回家的时候,才意犹未尽地慢悠悠地回家。对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比赛,比谁的家长更晚打电话来催。河边的小路,承载着我们太多的记忆。或许我不是怀念那条小路,而是怀念那时忙碌中中珍贵的闲暇,以及和朋友们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吧。
当我们怀念碧桂园时,我们不只是怀念母校那所学校的建筑,还有当时所有的人和事,以及那些最珍贵的青春和回忆。
借此特殊时刻,衷心地为母校十周年送上祝福。希望碧桂园越办越好,碧桂园的学子们能够继续快乐地学习、生活。